以社区(村)为单元,每个社区(村)组建由社区警力、城管执法人员、物业、学校等力量共同参与的纠纷调处委员会。在全区共组织268名楼栋长、退役军人、退休干部、志愿青年,成立“都挺好”“和事佬”自治分队56支。聘请7名律师、12名心理专家、70名水电维修工、33名商会负责人等行业能手成立专业调处队伍13支。在全局各派出所设立接待室、调解室、心理辅导室,社区综治专干和社区民警专司矛盾纠纷调解。
组织社区民警、网格长、治安积极份子积极发挥“鹤城群众”作用,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融入社区警务,延伸至“网格长”的日常工作,工作8小时外以“饭后茶话”“散步纳凉”等形式与群众拉家常、摆龙门阵。组织“都挺好”“和事佬”队伍深入 “微网格群”、业委会群、物业群等线上渠道,广泛收集矛盾纠纷。“百日行动”以来,深入企业、单位、商户、小区等重点部位,实行日日访、时时排,摸排涉感情、债务、家庭等各类矛盾纠纷397起。 对各类矛盾纠纷,按“急、重、轻”进行分类。对邻里口角等鸡毛蒜皮的轻微矛盾纠纷,安排专人持续关注,防止发酵,力争内部消化;对可能发生民转刑案件的重大矛盾纠纷,组织调解委员会召开会议,研究部署化解措施,由社区并及时向街道、派出所报告;对有现实危害,需要与时间赛跑的矛盾纠纷,立即赶往现场应急处置,防止矛盾升级;对基层化解不了的矛盾纠纷,提请党委政府牵头,协调区直单位开展联合调处。今年7月,河西某开发商在开业庆典时拟鸣放2000响鞭炮,社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制止,消除了安全隐患。 由社区民警、社区干部开展上门化解,对家庭、邻里、感情类纠纷24小时调处,与群众“一个鼻孔出气”,打开心结,消除矛盾。组织专家调处,对房产、物业、水电等纠纷组织律师、行业商会等专业人员参与调处。推行疑难联调,对重大复杂的矛盾纠纷,请求街道、公安、司法、城管、环卫等部门共同调处。“百日行动”以来,矛盾纠纷化解率同比上升了10.6%,其中化解拖欠千余名民工工资等重大风险隐患12起、预防“民转刑”案件10余起。今年8月,园区某投资商因债务纠纷扬言要实施个人极端暴力行为,经过分局协调3次开展联合调处,及时为其追回欠款,消除了风险隐患。
责编:周玉意
来源:湖南法治报